首页/生态伙伴关系/绿色园区/国内
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
2021-11-02
${Site.name}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,是全疆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;2011年1月,与市辖行政区头屯河区合并,实行“区政合一”,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、行政区、国际陆港区、综合保税区及若干特色功能园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经济区,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区。2020年,全区规划管理面积490平方公里,辖区注册企业2.1万家,其中四上企业623家,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3家,外商投资企业47家,世界500强22家,中国500强40家。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124.3亿元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亿元,工业增加值141.2亿元,进出口总额216.3亿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   近年来,经开区(头屯河区)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,按照自治区党委“3+1”和市委“1+3+3+6”工作部署,抓住用好不断释放的稳定红利,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、高水平开放先行区、高标准营商示范区、高品质建设带动区,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坚持高质量发展。深化创新驱动,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5家,占全市近1/3,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到64家。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,引进培育广汽、上汽、卓郎、正威、百纳威等一批大项目,形成了冶金、风电、汽车、智能终端、专用装备、纳米铜丝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,填补疆内制造业多项空白,钢铁产能占全市95%,汽车制造占93%。扩大商贸物流产业规模,冷冻食品、跨境电商全疆市场份额占比均超过80%,互联网金融交易量占全疆70%。强化软件信息产业创新发展,新疆软件园、天山云计算基地等功能不断完善,华为、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唯品会等顶尖互联网企业纷纷入驻,产业规模突破百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坚持高水平开放。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标志性工程目标,按照“集货、建园、聚产业”思路,大力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。目前已开辟中欧班列路线20条,通达德国、俄罗斯等19个国家、26个城市,累计开行班列近4000列,集拼集运模式被国务院推广,运行发展速度及规模全国领先。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,保税物流、保税加工、跨境电商等核心业务运行良好,注册企业已达82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坚持高标准营商。全面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全面优化办事流程,大力推行“妈妈式服务”,成立项目服务办公室,建立“一个项目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、一个方案、一抓到底”的“五个一”服务标准,确保项目落地“全程无忧”。坚持精准服务企业制度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服务企业办法,建立区领导对口联系服务企业制度,做到“墙内的事情企业管、墙外的事情政府办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坚持绿色发展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严格执行严禁“三高”项目入区要求和环保“一票否决”制度,区内95%以上的企业实现清洁能源改造,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疆控制指标,成功创建西北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、全疆首个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园区。优化绿地、建筑物等城区规划和景观设计,科学布局生产、生活和生态空间,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%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坚持民生优先。优先发展教育,汇集市一中、实验学校等全疆优质教育资源,在全疆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、均衡化发展。着力构建城区医院、片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,基本形成“15分钟卫生服务圈”,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。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成功举办第五届电影艺术家作品展、冰雪风情节、国家攀岩联赛总决赛等,各族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 —来源:乌鲁木齐经开区管委会网站